emc易倍記者去哪兒:“誰來種地”有了新答案
2025-03-18
[摘要]  emc易倍春耕時節,在山東省濟寧市嘉祥縣滿硐鎮徐北村,記者問起自走式植保機操作細節,鄉情農作物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徐小佔拿出手機,一番熟練操作,AI軟件給出答案。  “我平時自己拍短視頻,經常使用AI助手。”53歲的徐小佔打開自己的短視頻賬號,自述那一欄寫著:新型職業農民。  新型職業農民,可理解為以農業為職業、具有一定專業技能、收入主要來自農業的現代農業從業者。2023年8月,徐小佔被濟寧市

  emc易倍春耕時節,在山東省濟寧市嘉祥縣滿硐鎮徐北村,記者問起自走式植保機操作細節,鄉情農作物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徐小佔拿出手機,一番熟練操作,AI軟件給出答案。

  “我平時自己拍短視頻,經常使用AI助手。”53歲的徐小佔打開自己的短視頻賬號,自述那一欄寫著:新型職業農民。

  新型職業農民,可理解為以農業為職業、具有一定專業技能、收入主要來自農業的現代農業從業者。2023年8月,徐小佔被濟寧市農業農村局、濟寧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評定為“農民高級農藝師”。

  在徐小佔看來,“新型職業農民”的“新”不僅在於職稱,更在於對新技術的駕馭。今年,合作社流轉的2100畝土地上,自走式植保機、無人機等智能農機穿梭作業,年輕技術員手持遙控器,熟練操控著設備。

  “鄉村振興,人才是核心。標准化操作和科技賦能,才能打響農產品品牌。”徐小佔說。去年,參加成人高考的他從山東農業大學畢業,利用自己學習的大數據專業,帶領團隊深耕種植技術和電商銷路,探索“科技興村”新模式。

  驅車北行60公裡emc易倍,汶上縣苑庄鎮的高標准智慧農田裡,另一幅科技春耕圖景徐徐展開。成方連片的田地上,物聯網傳感器實時監測土壤濕度、肥力、氣象等數據,並通過數字化平台生成種植建議。

  “過去靠經驗,現在靠數據。”種植大戶王振指著智能噴灌系統介紹,“一立方水能當兩立方用,既節水又增產,還減少了人工成本。”

  麥田間,“中麥578”品種的麥苗長勢喜人,分蘖狀況良好。當地農業綜合服務中心副主任黃海龍拔起一株麥苗,信心滿滿地說:“今年全鎮種植小麥4.8萬畝,苗全、苗壯、苗好的能達到96%以上,產量有望再創新高。”

  時下,正值春耕備耕關鍵時期,在我國各地,從傳統農耕到智慧農業,從單一種植到全鏈升級,科技與生態交融的春耕圖景正遍地鋪開。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加快先進適用農機裝備研發應用和農業科技成果大面積推廣。

  “誰來種地?誰來興村?”的答案悄然浮現:在科技與人才雙輪驅動下,新型職業農民正以智慧為犁,為鄉村振興翻開嶄新的篇章。

  人民網北京3月17日電 (記者王震)17日上午,2025年世界互聯網大會亞太峰會新聞發布會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行。世界互聯網大會秘書長任賢良介紹,2025年世界互聯網大會亞太峰會將於4月14日至15日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召開,主題為“數智融合引領未來——攜手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

  人民網北京3月17日電 (記者楊曦)今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2025年1-2月份國民經濟運行情況。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在會上表示,今年以來,隨著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持續推進,大規模設備更新政策效應顯現,制造業投資保持了較快增長,對全部投資的帶動作用比較明顯。…

  人民日報社概況關於人民網報社招聘招聘英才廣告服務合作加盟版權服務數據服務網站聲明網站律師信息保護聯系我們

  人 民 網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版 權 所 有 ,未 經 書 面 授 權 禁 止 使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