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c易倍总理,您好。我是一名初中教师,现在我所在学校每个班约70个学生。我作为一名教师,很想照顾到每个学生,但是无奈所教学生太多。没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来帮助每一个人,导致很多孩子最终默默无闻。如果能解决大班额的问题,我想每个孩子都会得到应有的发展,每个孩子都会从学校中收获知识和更多的力量。 关于收学费一事,我们学校虽然收的频率正常,但是高三的学费却让我觉得不那么正常,我觉得从高一到高三学费应该越来越少才对,可是越到后来我们的书本费却越多,但是资料都是学生们自己花钱买的,根本不存在680元的书本费, 我是来自边远地区的一名高中生。就教育发展不均衡的问题,我想提一下边远地区心理医生缺乏的情况。高考的巨大压力,使我们较多同学都患有一定的心理疾病,很多人会消极处理,可是大家对于心理医生却没有正确的认识,希望能加强心理干预,让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国内高校在保障残疾学生就学、建设无障碍通道上有所不足。高校授课与义务教育阶段不同,学生每堂上课都经常要在不同的教学楼和不同的楼层之间穿梭。为了求学,残疾学子或由父母、或由同学搀扶背抱,或自己汗流浃背地蹒跚着,艰难的地穿梭在各大楼区和课堂。高校“双一流”建设中不能缺少和谐无障碍校园改造! 农村地区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分配不均,实验实训设备落后,教育教学观念老旧,不能同市场匹配。建议引入城市优秀的教育资源进行帮扶,政府加大对这些地区的教育资金投入。还可以在农村地区大力实行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使企业的资源也可以进入这些农村地区的职业学校。 农村学校教师资源非常紧张,通常教语文的还要教数学,副课也只能硬着头皮上。不说嫌累的话,只是不专业也教不好学生。希望能招点农村副课专职教师,给孩子们更好的教育。 我在支教中发现了一些问题。第一,支教生分配不合理。老师够用的学校分到了很多支教生;教师数量少的学校却没有支教生。第二,支教前培训做的得不到位。部分支教生没有教学经验,常出现种种状况。第三,支教时间无法得到保证。大学放假比小学早,很多支教生在小学生放假前归校,孩子们突然没了老师教。 希望把课外阅读真正纳入常规课,我们图书馆都快“发霉”了,很多都是形式,做给检查的人看。让孩子从小养成阅读习惯,对于孩子的身心发展和对写作能力的培养,都是极有益的。 小学放学太早,对双职工家庭确实是一个很大的负担。解决这个问题的出路绝对不是让学生多上课,那些所谓学习西方中小学,开选修课程,要求达到多少学分的做法,改选修实质为必选课,每个学生的情况不同,除了最核心的课程之外, 为了让高中教育更有活力,提几点建议:一是要严查高中校内大面积补课现象,因为这种现象加重了家长的经济负担;二是要审计学校的财务;三是要加强高中教代会的作用;四是取消高中校长行政化级别,实行符合中小学教育特点的校长竞聘制与任期制。 大学有慕课,有公开课,而中小学却没有,电视台教育频道的中学小学课堂多数是收费的。中小学比大学更需要免费取得优质公开课资源。 限制孩子玩成人手游不仅仅是用身份证就可以,因为孩子们会使用他人身份证,或者输入的是自己父母的身份证号码。所以,要加上人脸识别和身份证对照,这样他们就没有办法盗用他人身份证玩游戏了。希望用制度要求开发游戏的公司给游戏设置身份证和人脸识别的功能。 部分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因为手续等原因,无法进入当地的公立学校,要花高额的学费去读私立学校。但如果把子女留在家乡,没有父母的陪伴,就成了留守儿童。希望有关部门能多关注这方面,让全国的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都能享受到九年义务教育。 现在,有了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智能化技术和设备,可以实现全国的学生共享优秀教师的机会了。建议:在国家层面大力建设互联网学校,将全国优秀老师的教学课程都放到网上,让全国的学生共享优秀老师的教学。 希望在教育领域有更多针对残疾人的优惠政策。比如在高考中,因脑瘫导致写字不便,字迹难于辨认的人能否用电脑考试。另外,我建议设置特殊教育教师资格证,让更多人参与进来,让有志向的残疾人参与教育,实现自我价值。 为防止校园欺凌,应实行校长和班主任负责制,并对学生进行告知教育,使学生在遭遇欺凌时知道如何使用求助渠道。 有些地区的外来人员的子女,很难进当地的公立学校,这样一来不仅无法享受九年义务教育,还要花高额的学费去读私立学校。但如果把子女留在家乡,没有父母的陪伴,长大后很容易成为问题少年。因此,外来务工人员生活很是艰难。希望有关部门能多关注这方面,让全国的外来务工的子女都能享受到九年义务教育。 我是一个二胎三个娃的家庭,现在面临这样一个问题:目前公立幼儿园虽然收费比较低,但是入园比较难;私立幼儿园虽然入园比较容易,但是收费比较高。对于我们这类家庭来说,孩子在教育方面的成本较高,希望国家能推进政策的同时考虑这方面的困难。 我是一名大学生,在大学中希望可以有两个改革:一是高中升大学。高中升大学时可以开设职业知识课堂,了解专业知识;二是大学毕业出社会,我们国家的大学,一般都是难进易出,这样导致了大学生在学校学到的东西与社会脱节,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希望能够对大学的制度做一些深入的改革。 在部分地区,贫困户中有一部分是只有女儿,但是不管是贫困户本身还是其女儿,都认为赡养老人只是儿子的事情,而不是女儿的事情,所以对于赡养老人这个义务,法律意识完全没有。 当前,普惠性学前教育特别是公办学前教育普遍缺失,幼儿学前教育质量的优劣直接决定于其家境的好坏,过早让孩子们“输在起跑线上”。因此,建议国家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或出台政策鼓励机关、企事业单位兴办普惠性幼儿园。 希望大家关注校园问题。老师体罚学生、校园暴力事件、校园高利贷问题等……值得大家深思。在校期间本是人生最美的时光,却为何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怎样能预防校园伤害的发生?政府政策要到位,家长、老师要尽心尽责。 以职称定工资的制度,第一、导致有些高职称人员不干工作拿高工资,低职称人员干再多也拿不到多的钱。第二、由于职称有指标限制,符合条件的教师又比较多,容易导致不正当竞争,滋生腐败。第三、由于中高级职称按比例设置,一个单位多年没有或少有中高级指标,后续教师评上无望,影响工作情绪。 我认为儿童性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必须提上日程。而今很多学校都有心理咨询室,初高中也有开安全卫生课,但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应得到更多重视。从小树立对性的正确认知对于一个人的秉性、未来发展会有很大影响。 这几年职业教育发展速度加快,然而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第一、在职业教育也启动双一流建设计划,建设世界一流的职业教育。第二、统筹职业教育的升学考试:中职升大专、大专升本科。第三、全面提升职业教育的教育质量; 政府可以考虑采取一定措施,开通著名大学的继续教育,盘活高校之前的网络教育课程资源,并适时更新,转而面向社会公众免费提供“非学历”的终身教育。 高校继续教育要在改革学历教育办学模式的同时,大力推动非学历教育,充分运用高校资源,面向社会成员特别是行业、企业职工开展继续教育,不断拓展办学领域。 总理您好!我想说的是孩子教育方面的问题emc易倍,现在中小学学费少了,孩子们上学的问题得到有效改善,这都是国家对教育的重视,中国孩子之福。但是学校周围的辅导班多了,老师上课不教课、下课带薪辅导的问题出现了。 现在农村学校中,一个教师要担任几个学科的教学。有些教师甚至只能担任不是本专业学科的教学,不知这个现象是局部存在还是到处都有。我想这样很不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不能把大学所学的专业知识真正用于实践。让教师教授多个学科或不是本专业学科,这样还会影响到整个农村教学质量水平。 爸爸出生在缺衣少食的年代,为了生计,只读到小学三年级便辍学回家放牛了。随着我们几个孩子的慢慢成长,越发觉得和爸爸难以沟通,有很多对常识性问题的见解和思维,爸爸都不理解,甚至认为他才是对的。时间一长,我们都不愿意接近爸爸。我们觉得这种情况是爸爸没有受到应有的教育所导致的。 儿童安全的保障机制落脚点不应只在儿童自身教育上,儿童无自卫之力,何以反抗?应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对虐待儿童者予以严厉惩罚,使恶者不敢为。 校园暴力对未成年人的身心伤害很大,校园暴力应该惩戒,不能因为违法犯罪的人是未成年就不处罚,不然谁还敢安心在校读书,所以校园暴力应予立法。 虽然从党中央到当地政府一直将各项政策倾斜到农村教育教学中,但是农村教师流失的现象、优秀教师留不住的现象依然很严峻。为了让我们的孩子能享受到最好的教育,人才是关键,教师是关键,现在农村学校教师老龄化,即使硬件设施很完善,但人才是最重要的,望能提高教师的待遇,尤其是在考核及考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