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c易倍3月21日,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发布技术经理人系列教材。该教材由中国科协科创部会同科技部科技评估中心、湖南大学、北京五洲融合创新产业战略研究院和中国科技评估与成果管理研究会联合编写,是我国首套兼具科学性、实用性、前沿性和贯通性,涵盖初级、中级、高级的技术经理人系列教材。 技术经理人是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产业化过程中,从事成果挖掘、培育、孵化、熟化、评价、推广、交易并提供金融、法律、知识产权等相关服务的专业人员。2022年,“技术经理人”这一新职业被正式纳入国家职业分类大典emc易倍,有了正式的“身份”。作为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的关键人才,技术经理人是推动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市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催化剂与桥梁纽带,因此被称为“科技红娘”。 据介绍,随着我国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法规体系不断完善,科技创新活力进一步释放,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技术转移服务体系逐步形成,技术经理人队伍建设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与此同时,我国技术经理人队伍规模、质量远远无法满足科技成果转化的现实需要,专业化、职业化的技术经理人缺乏。因此,建设标准化、规范化、专业化的技术经理人培养体系成为迫切需要。 2024年,中国科协联合科技部,从教材与课程、标准与评价、培养与使用、人才梯队与实践实训等方面,共同推进技术经理人培养体系建设。围绕技术经理人服务成果转化的知识体系和市场需求开发了这套教材。该教材有以下三个特点: 一是一体设计、上下贯通。教材聚焦初、中、高不同等级技术经理人能力水平要求,统一对编写大纲、逻辑架构等一体设计,并横向组建了政策法规、前沿态势、成果评估、知识产权、科技金融、企业发展等6个专题专家组,确保知识体系有效衔接、逐级深入,有利于技术经理人科学梯度培养。初级教材侧重基础知识普及,为初级从业者构建技术经理人知识体系框架与基础实践技能图谱;中级教材主要围绕实操与案例分析,提升技术经理人的业务执行与团队管理能力;高级教材致力于培养技术经理人战略层面规划与决策能力,聚焦科技金融和企业发展,破解科技成果转化中后期瓶颈问题。编写过程中经过二十多轮专家论证,确保教材的政策前瞻性、产业实用性和学术严谨性。 二是理论与实践结合。教材编写团队汇聚了高校、技术转移机构、研究机构、创投机构、律师事务所、技术经理人组织等机构的政策法规、成果评估、技术交易、知识产权、科技金融和企业发展等技术服务一线的权威专家。内容设计上均包括“知识水平+实践技能”两个模块。其中,“知识水平”模块涵盖5大知识体系,包括科技成果转化基本概念、创新思维、政策法规、技术转移知识和技术发展态势,为学习者提供全面、系统的技术转移理论知识框架。“实践技能”模块,以供给端、需求端和服务端的技术经理人不同视角切入,紧密围绕科技成果转化从IP到IPO的全流程,涵盖技术挖掘识别、发明披露、科技成果评估、技术交易策划、知识产权布局与保护、商业谈判、孵化培育、企业发展与公司治理等8大实践技能emc易倍,并辅以百余例案例解析,将技术转移从实验室到资本市场的全流程拆解为标准化操作范式,着力提升学习者实操水平。 三是贴合评价标准与前沿趋势。教材内容基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22年版)》中“技术经理人”职业要求和《技术经理人能力评价规范》团体标准(T/CASTEM1007—2022)对技术经理人能力的分级评价要求,以基础知识与成果转化流程为教材主线,能够适应不同职业阶段和水平能力的技术经理人学习和从业需求。同时,教材内容紧跟科技发展前沿态势,分析全球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走向,剖析我国传统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未来产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有助于技术经理人了解和掌握前沿科技动态。 近年来,中国科协立足于当好产学研融通“立交桥”定位,建设“科创中国”工作品牌,并将“培育技术经理人队伍”作为“科创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先后开展技术转移转化能力提升高级研修、专业领域技术经理人能力评价,开设“技术经理人”服务专栏,组织省级技术经理人协会签署《技术经理人自律规则服务宣言》等,不断探索技术经理人培训、评价、使用、服务的培养体系。 据中国科协相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将基于这套教材开发技术经理人慕课课程,推动在技术经理人教育培训中的应用,帮助广大技术经理人完善知识体系、提升职业技能、提高专业素养。推动技术经理人与科学界、产业界充分协作,更好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链条。(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詹媛)